2018年,也延續著之前的趨勢。
奧維雲網(AVC)推總數據顯示,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4774萬台,同比微增0.5%;零售額規模為1490億元,同比下降8.6%,零售均價3121元,同比下降9%。
釘科技注意到,國內彩電市場產品大屏化雖然仍在持續(零售麵積3370萬平方米,同比上升6.8%),但此前出現過的量跌額漲的狀況並未被承繼,零售量微增的同時,零售額反而有較大下跌。釘科技認為,這一結果的形成主要與2018年內相當一段時間的低價競爭有關。
不過,盡管國內彩電市場表現平平,但是國產品牌在出口方麵表現卻很強勢。
奧維雲網(AVC)《大陸TV製造商出口數據報告顯示》,2018年中國大陸TV製造商共出口1.25億台(數據包含整機、散件及麵板)電視,同比增長23.3%,出口量整體也達到了曆年之最。
除在西歐需求走低之外,國產品牌電視(數據包含整機、散件及麵板)的出口規模在其他地區均有較大幅度增長,特別是在北美和東歐達到了30%以上。
多數評價將這種變化歸因於產品價格,同期,電視麵板價格持續走低被認為為眾多廠商帶來了價格優勢。讚同上述分析的同時,釘科技認為,不能忽視的還有2018年作為包含世界杯、冬奧會和亞運會等重大賽事的“體育大年”的身份,特別是國產品牌抓住了世界杯的機會。
以作為2018俄羅斯世界杯頂級讚助商的海信為例,數據顯示,2018年1-6月,在北美市場,海信電視的銷售量同比增長54.3%,銷售額同比增長34.2%;在歐洲市場,海信電視的銷售量同比增長49.3%,銷售額同比增長50.9%。其他品牌也通過推出新品迎合消費者的換機需求。
出口的強勢,也讓國產品牌的頭部力量在全球市場有不錯的表現,根據群智谘詢(Sigmaintell)發布的數據,出貨量前五名中,國產品牌占據三個位置:TCL憑借2785萬台位列第二,海信以1677萬台的居於第四,創維則以1488萬台排在第五。除三星的第一位置較為穩固之外,LG已經被TCL超越。
需要注意的是,2018年大陸出口均價164美元,同比下降4.1%。這樣來看,在2019年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市場,如何實現盈利的提升,都是擺在廠商麵前最主要的待解問題,在這方麵,在高端市場表現出色的索尼或許是可以借鑒的對象。



相关文章




精彩导读




热门资讯
关注我们
